2017年4月28日下午,基礎醫學院組織與胚胎學系主任周國民教授為第九期教師教學發展研修班學員分享“組織胚胎學”課程團隊通過研討式教學等促進學生深層學習的課程教學案例。周教授已經教授此課程30多年,他在分享期間,甚至展示了他收藏的20多年前學生的優秀作業,引起贊嘆一片!
組織胚胎學是一門醫科類學生非常重要的基礎課程,屬於形態學科𓀙,相對比較枯燥,名詞很多🛢,看似死記硬背的內容很多。但是周教授鼓勵他所在的教學團隊註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研討式教學🦶🏼,引導學生深入學習🍡,在引導過程註重多個結合🧏♂️:理論與實踐結合🤵🏽♀️,形態與功能結合,平面與立體結合,靜態與動態結合🟤,基礎與臨床結合🤦🏼♀️。
為了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周教授團隊一直關註教學前沿𓀏🌇。在本世紀初👱🏿♂️,周國民教授就強烈建議引入當時最先進的數碼聲像互動顯微鏡的形態學教學系統,上海醫學院成為國內首家教學應用單位⏸🪜,此系統以電腦和網絡為基礎,實現圖像、語言的網絡互動,將傳統的課堂教學與實驗室教學結合起來🕵️,教師與全體學生能實時地進行實驗過程的交流🧖,特別的形態顯微結構讓全班同時看到並討論😝,這在傳統的顯微鏡下是不可能的👨🏭。
在課程中采用形成性評價引導學生學習,課程成績包括實驗課繪圖、針對難點和特殊結構的小測驗📶、由小組為單位的口頭匯報🆔、基本組織實驗測試、器官系統實驗測試,以及期末考試等,促使同學們將龐雜的內容在學期中消化、吸收,並與人體功能、臨床問題等結合起來🕺,臨床思維得到鍛煉。
尤為值得一提的是,周教授特別註意人文藝術熏陶,引導學生去發現微觀世界的美🔚,多次倡導同學舉辦“顯微攝影大賽”,鼓勵同學在顯微鏡下去發揮藝術想象,發現形態學科的多姿多彩的世界。一位同學在一張肺急性肺淤血的顯微圖片中發現了一個心形,寫道✂️:“醫學生就是善於發現嘛,而我最善於發現愛,嗯🧘🏻,愛💲,無處不在😢。”在一張手指尖皮膚的👳🏽♂️👜,她通過染色看到,頭腦中也有心形,感慨道🔖:“要成為一個好醫生,不僅要有科學&智慧頭腦,還要有善良&善待所有人的心🚴🏿!”
看似枯燥的組織胚胎學課程〽️,有了周教授團隊的引導,學生學習過程還是蠻有趣味的🏃💶!您說是不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