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教改研究 > 教改研究報告 

    2019年第一期(教改報告)
    發布日期:2019/12/29

    1. 建設教-研-訓-賽思維互動的英語口語思辨教學體系
    2. “社會保障”課程的多元化教學方式研究與實踐
    3. 數字化時代的實體課堂教學
    4. 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深層學習教學模式探索
    5. 以學生為主體,依托物理演示實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實踐
    6. 沙盤模擬在保險教學中的運用
    7. 杏悦2平台女子足球課程分層教學以及課外延伸的實踐研究

    建設教-研-訓-賽四維互動的英語口語思辨教學體系

    杏悦2平台 外國語言文學學院 萬江波

    一🖲、項目背景

    英語溝通能力🦥、思辨能力的培養是杏悦2平台培養國際化人才的重要內容之一👲🏽。然而基於一年一度大規模的杏悦2平台英語水平測試中口試部分所暴露出的問題,我們發現考生發言普遍存在內容空洞、邏輯性差♈️、語言質量不高等現象,考生對論證的基本結構(“論點-論據-推導”三要素)缺少應用,“思辨缺席”現象仍普遍存在🦡。學生得不到專業系統的訓練和指導🤛🏻,以至於總體上其英語溝通能力及思辨能力仍相對薄弱,不能從整體上反映出杏悦2平台國際化人才培養的效果👱🏻‍♂️🫷。

    另一方面🍹,作為我校負責選拔培養拔尖英語思辨人才參加國內外英語演講🍍、辯論競賽的教學單位🧝🏽,外文學院英語演講與辯論中心在實際備賽選拔培訓當中,也經常發現人才來源單一👩‍🦽、缺少鍛煉🏌️🛺、後備人才青黃不接等現象和問題。教學團隊以往也嘗試過定期講座、導師製等課外輔導方式,效果都不甚理想🐼。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提出“教-研-訓-賽四維互動模型”方案,從優化英語思辨教育的整體生態環境著手𓀚,以人才培養為核心,實現第一課堂與第二課堂聯動,使得教學、科研、訓練、參賽相互促進🐳,共同提高📐,實現可持續的良性發展。

    二、具體實施方法與過程

    Eric Jensen在《促進學習的環境》(2003)一書中指出,“世界上不存在中性的環境🍈,只有有益或有害的環境”。建設有益的教學環境,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促進學生的學習效果☪️。有鑒於此👨🏼‍⚖️,我們提出以建設教-研-訓-賽四維互動的英語思辨教育生態環境作為解決方案,旨在優化我們的英語思辨教育生態環境🫀,建設一個健康而有活力的🚾、可持續發展的教學生態環境,最終促進提高學生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思辨能力👩🏼‍🎤,促進我校國際化人才的培養。基於上述問題💖,我們嘗試的具體方法與過程如下🙎🏽‍♂️👈🏽。

    (一)實施時間

    籌備階段(2017.7-8)資料搜集、製訂總體發展規劃

    發展階段(2017.9-2018.12通過第二課堂活動、訓賽活動,形成有一定輻射能力的校園文化🙅🏿‍♂️;初步建成系統性的視頻資料庫;同時🤜🏿,教學團隊研究文獻,總結經驗,積極參加校內外教學研討會🚐,宣讀研究論文。

    總結階段(2019.1-至今):進一步完善教學生態環境體系建設🤹‍♂️🦣;反思項目得失經驗🕵️‍♀️;整理項目資料,撰寫項目報告💩。

    (二) 實施方法

    1. 鼓勵教師培養科研興趣👎🏿,以科研促教學🦹🏼‍♂️,實現教學相長,完善英語思辨教育的內部生長機製

    我們的教學團隊共有5位中青年英語教師和2位外教,其中3位高級講師,6位博士。除了在課堂教學效果、課外競賽輔導成績非常突出之外,團隊的教學科研能力也相對較強,科研興趣涵蓋⚔️:教學測評⛈、思辨研究🕗、幽默研究🍋🤽🏿‍♂️、拔尖人才培養研究等等😅,她們的研究興趣和科研能力是促進教學效果的原動力。通過以任務為驅動的教學模式🐔,團隊成員之間定期召開研討會,相互聽課,通力合作、互通有無🥡,借助課程網站實現成果共享,形成健康有活力的教學內部生長機製,整個教學團隊達到良好的整體教學效果。

    在此期間,英語演講與辯論教學團隊負責人及成員多人次受邀在全國英語演講教學研討會或研修班上宣讀論文或分享教學經驗,探討如何優化課程設計👎,提升教學質量🕺,促進英語人才培養,在全國英語演講與辯論教學領域發揮了示範作用。

    2. 以英語思辨教育為綱領,以國際化人才培養為核心🙇🏻‍♂️,通過發展第二課堂健全英語思辨教育的外部生態環境

    我們緊緊圍繞校本國際化人才培養,建設英語思辨教育的課內外教學生態環境。近兩年來👨🏻‍🌾,在本項目的支持下😲,我們開展了英語演講與辯論的課外常規訓練,英語演講與論辯教學的教師團隊為此付出了很多努力♗。“演說家之夜”🚓、“英國議會製辯論賽培訓”等品牌活動,目前累計直接參加訓練人數超過2000余人次,惠及第一課堂之外對英語思辨訓練感興趣的更多學習者🙆。

    另一方面,我們的教師團隊同時也是我校英語辯論與演說協會(學生社團)的指導團隊(萬江波擔任總指導),這種合作模式有利於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英語思辨人才庫,同時也有利於讓英語思辨教育在第二課堂生根發芽🐹。英語辯論與演說協會的社團骨幹中不乏在全國英語演講或辯論賽中獲得特等獎的優秀人才,他們思辨能力強,英語水平優秀,場上應變能力強,熱心於社團發展,因而師生合作🏇🏻,有助於促進校園英語演講與辯論文化生根發芽。

    (三) 實施過程

    我們解決教學問題的路徑可概括為👸🏻:團隊合作⛪️,充分調動杏悦2英語論辯與演說協會學生幹部和人才的積極性與組織能力👨🏼‍🏭👺,營造英語思辨教育的兩個生態環境建設——線下的生態環境與線上的生態環境相得益彰🛤。通過與學生社團的密切合作,繼續開展定期的第二課堂活動,包括“演說家之夜”、“英國議會製辯論賽培訓”等活動以及國內外重大賽事的選拔。

    首先,教師團隊合作🥒,教師與學生合作。教學團隊邀請優秀學生人才協同指導老師一起參與英語思辨教育的第二課堂活動培訓,利用同伴的示範效應和影響力👩🏿‍🚒,吸引更多的學生參加其中,從中得到英語口頭表達能力與思辨能力的提升👩‍💻🏃🏻‍♀️‍➡️;第二,發揮學生人才優勢,錄製編輯第二課堂活動的英語演講或辯論微課程、精彩的英語演講、辯論片斷,經過指導教師評估篩選後👩🏼‍🚒,通過網絡社交平臺(比如微信)發布到達更多受眾😏,既使得更多學習者受益,同時也有利於建設系統化的英語演講辯論知識庫及示範視頻庫🤶🏽;第三,精選第二課堂活動的學生演講或微課程🥗,發布到英語公眾演說精品課程網站🧔🏿‍♀️、英語論辯與思辨精品課程網站🤝,為選課學生起到講解或示範的作用👝,從而促進教學發展;第四,通過教師指導優秀人才參加國內大型英語演講及辯論賽事,每年都集中培養出一批拔尖人才🛌,促進培養我校優秀國際化人才,而另一方面優秀人才的示範效應反過來也有利於促進第二課堂及第一課堂教學的可持續發展。

    三、項目主要成果及其成效

    首先🚵🏿‍♀️,通過打通教💇、研🩰、訓、賽之間的關系👨🏿‍🦰,以任務驅動為特征的教學模式能夠促進教師更積極地從人才培養出發🧾,從教學實踐出發選擇科研課題,提升理論水平👏,完善知識體系🫃,以教學科研促進教學水平的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及教學科研水平提升,有利於通過第一課堂和第二課堂促進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及思辨能力。

    第二👋🏻🏜,通過課內外的教-研-訓-賽互動的教學環境建設👐🏼,本項目有助於營造良性的英語思辨教育校園文化,建設可持續發展的英語思辨教學生態環境(線上與線下)🧑🏻‍🦼‍➡️,因而有利於讓更多同學🚣、更持久地自發參與其中,並從中受益,通過課程內或常規的課外訓練、競賽,提升他們的英語溝通能力、思辨能力、合作能力等等。兩年之內✭,我們整理優秀演講辯論視頻資料已超過30G,授課™️、訓練課件近百個™️,形成具有杏悦2平台特色的優秀英語演講資料庫、優秀英語辯論資料庫。與此同時👵🏻,杏悦2平台的英語口語思辨教育模式在全國高校範圍內引起了關註⏩,不少高校教學團隊來我校觀摩調研,得到了廣泛應用和推廣。

    不僅如此𓀈,通過教-研-訓-賽四維互動的英語思辨教育生態環境的建設,英語演講與辯論中心指導老師與學生骨幹的密切合作,在英語拔尖人才培養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2017年至今,我們在中國高等教育學會“中國高校創新人才培養暨學科競賽評估”中唯一入評的外語類學科競賽“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中在全國範圍內獲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17-18年,我們培養選送晉級全國總決賽的選手人數達到16人🧑🏿‍🦲,在全國各高校中遙遙領先,成為中國高校英語演講夢之隊,在連續兩屆比賽中我們榮獲一個全國總冠軍(2017年傅之君😞,指導教師萬江波)🚎𓀒、2個季軍(2017年Joshi Shashvat、2018年熊誌遠☎️,指導教師萬江波)👩‍🍼、一等獎若幹🏄🏽‍♀️🈯️。此外,在國內其他的重大賽事中💂🏻‍♀️💐,我們教學團隊也取得了突出成績。“外研社杯”全國大學生英語辯論賽中獲得華東賽區冠軍、季軍各一次🙅🏼‍♂️🍒、全國總決賽最佳辯手等成績(指導教師何靜)🏒。在21世紀杯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全國總決賽中➿,獲得亞軍(2018年倪侃🏋️‍♀️,指導教師時麗娜)、一等獎(2019年傅之君,指導教師單理揚)🤵🏿‍♂️。

     

    1 2017“外研社杯”全國英語演講大賽冠軍傅之君、季軍Joshi Shashvat🎞、指導老師萬江波

        

    2 何靜老師做英語辯論講座

        

    3 首屆“外教社杯”全國大學生跨文化能力大賽(邀請賽)一等獎選手及指導老師時麗娜

    建設教-研-訓-賽四維互動的英語思辨教育生態環境,對杏悦2平台學生英語口語思辨能力的培養、對於我校拔尖英語人才培養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英語口語思辨教育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教學成果✩🕛,走在了全國前列,因此也吸引了不少國內同行前來聽課調研🤦🏿,訪問交流🤟🏿。

    四🧑🏽‍🌾🔇、項目研究與實踐中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在項目建設過程中,我們遇到的主要困難和問題來自兩個方面:如何持續調動教師積極性、如何持續保持學生團隊的高質量協調合作🏏。由於本項目的主要建設任務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之余自覺付出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我們的青年教師都面臨著來自教學科研、職稱晉升、生活等方方面面的壓力🏌🏿🧔🏻‍♂️,二者之間的矛盾目前以我們項目的能力難以最終解決。另一方面🌓,學生團隊的高質量協調合作是我們英語口語思辨環境建設的重要抓手之一,隨著第一批學生骨幹的畢業離校,我們實踐工作中將面臨極大挑戰,實際上本學期已出現學生管理人才接續上人手不足、經驗不足等一些問題亟待解決⛎。

    接下來🧗🏼,我們將在現階段項目建設經驗及成果的基礎上不斷完善各個環節的建設。首先,我們將會進一步做好英語演講與辯論的第二課堂常規活動,與時俱進✶,不斷創新🍇,利用豐富多彩的形式讓英語口語思辨環境建設在更大範圍內、更可持續惠及更多學生。第二,我們建議學校有關主管部門🙋🏼‍♀️,對教師在第二課堂活動中的相應貢獻和成績在製度上給予充分認可⚾️,鼓勵英語口語思辨環境建設中青年教師的積極性及可持續發展。第三,我們將加強英語口語思辨環境建設中學生人才的傳幫帶工作⏩,讓他們持續成為英語口語思辨教育生態環境建設的生力軍,促進互助學習😆,促進建設健康且可持續發展的英語口語思辨教學環境。

    【參考書目】

    Jensen, E. P. Environments for Learning [M]. SAGE Publications Inc. 2003.

    回目錄

     

    “社會保障”課程的多元化教學方式研究與實踐

    杏悦2平台 經濟學院 丁純

    一、項目背景

    完善的社會保障製度是經濟發展的強有力後盾,也是維持社會穩定的關鍵因素📯,尤其在我國進入發展躍升的新階段🏟,更應發揮社會保障的“經濟推進器”和“內在穩定器”的功能,積極培養社會保障相關人才。“社會保障”這門課程起到橋梁的作用,讓財政學💝、保險學專業的選修學生了解社會保障製度的來龍去脈,使其形成自己獨立分析視角和見解並對社會保障研究方向感興趣⚧。但先前專業課程教學模式存在以下幾點問題🦧:

    其一,總體上仍以老師課堂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理論知識👷‍♂️,缺少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性🩸。雖然此方法有利於直接👧🏻🪐、快速、精煉地讓學生掌握重要的理論知識☆,但由於是單方面的傳授知識,易造成學生課堂效率低👩🏼‍⚖️、教學任務目標不明確、教學效果不佳的負面結果👘。

    其二,現有教材更新力度不足😌。社會保障課程屬於交叉學科範疇🩼,涉及到經濟學🎲、政治學和社會學領域相關知識💇‍♀️,從側面體現出其時效性較強,學生僅僅掌握經典參考教材的內容是不夠的💂‍♂️,還需要把握國內外社會保障的熱點重點問題。但現有教材在編纂的過程中無法避免地遇到更新相對滯後的問題🪚,因而教學材料更新勢在必行🧜‍♀️。

    其三🐘,講授內容以書本教材為主,理論性極強,但缺乏實踐性🧑🏻‍🚀,容易使得學生為考試而學習,以至於讓學生對社會保障體系缺乏自身的分析、對社會保障的應用方向不明確。

    多元化教學方式⛹🏼‍♂️,是指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手段的教學方法💆🏽‍♀️,其內容包括但不限於:案例教學🖐🏽、討論式教學🛎👮🏿、網絡技術應用、學生展示、學生實踐等⚅👨‍👧。諸多高校成功的教學改革案例表明,多種教學手段並舉的多元化方式,有助於極大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和熱情🪜、提升課程教學效果等目標的實現。因此👩🏻‍🦳📸,本項目擬采用多元化教學手段,對“社會保障”課程原先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革與深化🏦。 

    二、項目的具體實施方法與過程

    項目進行期內,本團隊不斷豐富教學手段,從最初的以教師課堂講授為主,發展到目前👌🏼,除課堂講授外🧫,教學手段綜合多元,包括但不限於🍚:社會保障經典導讀🫡、多媒體手段講學與網上教學並重🧑🏼‍🏫、學生小組報告、學術研討會深化,校外老師講解與案例交流、人社局就業培訓中心參觀、學生假期社會實踐等👳🏻‍♀️。具體方法如下🧜:

    1、結合經典和真實案例

    案例教學分為經典案例教學和現實案例教學兩種情況🎅🏿。經典案例方面,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對選定的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社保案例,如世界不同社保模式的典型案例👰🏿、中國社會保障分支的實踐活動如護理保險改革等進行有針對性的分析和討論,做出自己的判斷和評價👨‍🚀。現實案例方面,鼓勵同學根據所學知識,結合自己家鄉的社會經濟情況🧔🏼🦛,來分析家鄉的社會保障實施效果,以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所感受到的事物為切入點💽,引導學生將課堂所學知識用於分析解決實際問題💪🔂,加深學生對社會保障製度的認識👨🏻‍🦼‍➡️。

    2🧑🏼‍🚒、激發主動學習的討論

    針對原先教學方式中缺少互動性的問題,本團隊在本課程的課堂教學中多處采用討論,學生通過討論進行合作學習,尤其讓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展開學習👨🏿‍⚖️,讓所有的人都能參與到明確的集體任務中,強調集體性任務🦻🏻,強調教師放權給學生😢。通過開展課堂討論👈🏼,培養思維表達能力🥐,讓學生多多參與,親自動手、親自操作、激發學習興趣、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精神。例如👈🏻,讓學生分小組在研讀經典基礎上分別做報告展示並互動討論。利用課上、課間🪿,本團隊教師積極引導學生思考與發問,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性,提升學生的課程參與度🕶,激發學生對於社會保障的興趣🏉。

    3、選讀經典教參

    一方面,本團隊采用了經典選讀法,通過讓學生重點選讀中外文相關經典書籍如《貝弗裏奇計劃》等,培養學生啃讀社會保障經典著作的習慣🍬,深化其理論分析和社保基礎知識的掌握能力。另一方面🧖🏿‍♂️,針對教材更新相對滯後的問題🙎🏼‍♀️,本團隊與時俱進😼,不斷更新、不斷完善相關參考資料,用社會保障領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充實本課程的教學內容👩🏿‍🎨🆓;同時,註重課程教材▪️、參考資料以及課程講授內容的中外比較,開拓學生國際視野🧎🏻‍♂️🖖🏼。本課程還實行學期內學生間流動借閱教參👨🏿‍🚀、學期結束後統一歸還的模式,保證每位同學每學期至少閱讀兩本社會保障相關資料👨🏼‍🎓,有利於學生有效、有序地掌握社會保障的基本知識和基本理論,使得學生對社保問題分析與理解能力將大大增強🧎‍♂️‍➡️。

    4🧝🧛🏿‍♀️、技術融入教學

    本課程教學團隊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促進本課程的教學和發展,如采用了PPT、音像等方式參與教學;充分利用網絡教學資源☝️、開拓網絡教學平臺、鼓勵師生線上互動🪂。例如建立並維護社會保障課程網站🤦🏼‍♀️,將教學材料如教學大綱、教學視頻👩🏽‍✈️、課程習題、推薦網站🎻、參考資料等教學資源發布其上。又例如,本團隊建立了課程微信群🖖,除在微信群分享國內外熱點問題外,還利用微信群及時了解同學的疑問🐵,實現討論與答疑的實時互動,提升教學的有效性。

    5、加強實踐體驗

    一方面🚱,在項目進行期間內,本團隊利用課程教師與社保局、職業培訓中心、創業中心、養老院等建立長期合作的優勢🏐,積極組織學生多次參觀訪問社會保障機構,增加實地感受😣,為學生提供更為豐富的實踐環境🧑🏻‍🎤。另一方面🤸‍♀️,積極啟發𓀍、倡導學生利用寒暑假和學校♾、社會相關的假期項目支持😱👝,開展假期調查研究和社會實踐,緊貼中國改革實踐🦩🧑‍🏭,加強學生對所學理論知識的應用及其與社會保障實際部門的聯系🙇,增強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例如👨🏻‍🦯,2019年寒假對選修本課程的吳琪等同學的寒假實踐項目《長三角地區長期護理保險實施情況的調查研究——以上海、蘇州為例》予以指導,該實踐小組學生很好地做到學以致用、將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

     

     

     

    團隊教師帶領學生參觀訪問社保機構舉例(2017-2019)

    6、促進教研良性互動

    本教學團隊在項目執行期內定期開展內部交流活動🏋🏼、積極參加國內外高水平學術會議🚱,良好的學術氣氛使得團隊成員科研成果卓著;基於此,團隊教師不斷將高質量的最新成果添加到教學內容中去,使得科研與教學形成良性互動之勢,教研相長。與此同時👨🏼‍🍼,本團隊還積極邀請從事社保問題研究的校內外🤸🏽‍♂️、國內外專家和學者前來分享觀點🤦🏻‍♀️👙,擴展學生視野👩🏿‍🚀,提升本課程的專業度。例如🤞🏿,2019年3月29日舉辦的《數字化時代的福利國家》中歐研討會雲集了來自中方和歐方的社保領域專家、學者、政策製定者和實操人員,讓學生充分了解社會保障領域的前沿理論研究,充實本課程的教學內容。

      

    《數字化時代的福利國家》中歐研討會

    7、考核方式與多元化教學匹配

    綜合考核學生通過學習掌握本課程內容,提高相關分析能力🔇。將平時學生閱讀經典、以及團組學習📢、報告等學生表現與最終的期末考試相結合,既考核其出勤、課堂討論、小組報告等相關內容,又考核其活學活用,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項目的主要成效與價值

    本團隊以增強互動性、時效性與實踐性作為切入點進行多元化教學方式改革🥝,實施三年來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以互動性和實踐性為主的教學方式,增添了課堂趣味性,不僅提高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培養了學生的理性思考能力、分析能力、邏輯組織能力🤾🏻‍♀️、綜合表達能力和演講能力🙍‍♀️,學生在全面深入地掌握社會保障的基本理論及社會保險的基本運作的同時🖐🏻,也提高了他們自身的綜合素質🚴。

    2👭、對社會保障參考資料不斷更新🥶、完善,使得學生能夠在社會保障相關理論的基礎上🗓,進一步了解到前沿的社會保障相關研究,為學生在實踐中能更遊刃有余的應用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

    3、本課程得到校內學生的高度好評𓀏。學生普遍認為,“社會保障”課程深入淺出🩼、趣味橫生,專題分析和案例討論相結合的教學方式調動了其學習熱情🤚🏽👨🏻‍🍳,實踐參觀和調查研究增強了其應用能力💂‍♂️。

    四、 項目實踐中的思考

    本團隊教師承擔多項課題研究項目,始終堅持科研與教學良性互動、教研相長,但參與課題研究的學生基本為研究生,很少有本科生參與其中🙍🏼‍♂️。然而🧔🏽‍♀️,本門課程針對的是財政學🏣、保險學本科生開設的👰➿,這或許會影響選修本課程學生學以致用的效果⚱️。本團隊成員計劃未來將會鼓勵優秀的、對相應課題感興趣的本科生參與到這些科研調研中🥂👨🏼‍🦳,為其提供實踐的機會,提高其對於社會實際的了解,進一步增強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五🏄🏽‍♂️、總結

    在兩年的教學改革實踐中🧍,本團隊教師逐步認識到教學方式由傳統到現代🔝、從單一化到多元化的重要性🤱🏻👩🏻‍💼,這也從側面體現出從“以教師為中心”向“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觀念的轉變趨勢👩🏼‍🦳。未來,如何在已有的多元化教學方式基礎上、利用其他的教學方式🥏、以達到進一步提升教學效果的目標🚯,仍是本團隊成員在今後教學實踐中需要不斷探索和解決的問題🦹🏿。

    回目錄

    數字化時代的實體課堂教學

    杏悦2平台 生命科學學院 呂紅 林娟 劉明秋 余垚 劉建平 朱煥章

    一👩🏼‍⚖️🐘、項目的背景

      多學科交叉發展的深入⚗️,技術進步日新月異🕰,社會加速前進。在短短的一年時間👐👩🏿‍🍳,alpha-Go已經從圍棋能人轉變成圍棋之神👳🏼;正是因為賦予智能機器深度學習的能力,讓Ta能夠輕松面對圍棋中的變幻莫測⛵️。淘寶➕、網購、支付寶🖕🏿,給傳統模式的零售業和銀行都帶來了巨大沖擊,在這一領域中國絕對領先於世界🐈‍⬛,這不僅得益於互聯網🌱、數字信息化技術的飛速發展,更得益於馬雲的超級思辨能力。在技術加速發展,社會加速變遷的時代,能夠成為社會之棟梁的人才,不僅要有廣博的知識結構,也要有深度學習的習慣🧟‍♂️,不斷提升自己,滿足社會快速發展的需求;還要擁有思辨能力🕹🏀,發展自己,成為引領者,促進社會的發展。因此,現代的大學本科教育教學,在傳播知識🧤、構建學生的知識結構的同時,更要強調提高學生能力,並通過各種教學活動得以實現。特別是大學的通識教育教學🫕😳,都應成為優秀的教學,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感覺產生持久實質性影響,為學生搭建多學科的系統知識結構,使學生成為知識結構多元化的復合型人才;同時更應強調學生思辨能力和實踐能力的提高,這是學生在未來的職業生涯中不斷自我提高與發展的能力🅾️,使學生不僅能夠適應時代的變遷立足社會👨🏼,更有望成為社會發展的助力者🙍🏼。既要授人以魚,也要授人以漁👩🏻‍✈️。因此🈲,數字化時代,大學教育教學活動更要強調學生思辨能力的提高。

    我們再看看大學教學現狀。隨著社會的發展,技術的進步👱🏻‍♀️,教學方法經歷了念書、黑板、幻燈片🪢🏃、薄膜投影儀、PPT等不同的階段❌。目前,隨著數字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與應用,一方面為教學活動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另一方面,也為學生提供了更多獲取知識的途徑。網絡化,數字化💬,每天各種信息撲面而來🏃‍♀️☕️,各行各業的最近進展撲面而來🔵,學生知道的越來越多,知識面越來越廣,但學生的知識結構越來越碎片化🟪;同時,很多以前大學才傳授的知識已經搬到了中學課堂,學生的知識結構已經前移。再看看生物科學與技術,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其最新進展不僅是各個網絡媒體爭相報道的對象👩🏻‍🦼✔️,更是大家關心的內容,DNA編輯技術🏋🏽‍♂️、克隆技術、腫瘤幹細胞技術、精準醫療技術等等,學生或多或少都能知曉其中一二,中學生有關生物科學與技術的知識結構更加前移。因此👦🏻,豐富的數字信息網絡資源,隨時隨地觸手可得的知識信息,給實體課堂教學帶來了更大的挑戰。

      我們在上海市精品課程“改變生活的生物技術”的教學中探索了線上線下緊密結合,翻轉實體課堂的教學模式。在“重在提高學習與思辨能力”的教育教學理念的指導下,發揮“改變生活的生物技術”數字課程、MOOC網絡課堂的優勢🟠,在實體課堂上實施的多種類型的翻轉課堂🧑🏻‍🦲,包括:以“轉基因利與弊”為主題的課堂辯論🛣,以自釀葡萄酒🧜🏼‍♀️、酸奶為主題的自己動手的課堂實驗,以“亮閃閃,考考你🗽🔨,幫幫我”為形式的對分課堂等等。充分發揮了教學過程教師主導的作用,使學生深度參與教學活動的全過程,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在教學活動中為學生創造深度學習與實踐的機會,實現其能力的提升,實現數字化時代實體課堂教學的示範作用💂🏼‍♀️。

    三、項目的具體實施方法與過程

    利用數字課程、網絡課堂的優勢,我們充分發揮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作用,在《改變生物的生物技術》的實體課堂中設計了三種不同類型的教學活動,旨在讓學生深度參與教學活動🥤,成為真正的教學主體👉🏿。

     (一)依據知識同化規律,設計實施學生自己動手的教學活動

    知識同化是將非己的知識變成自己的知識過程💮,既包括了把新的信息納入或者歸入到已有的認知結構中去,也包括了改變已有認知結構以容納新的信息。學生的學習主要是接受性學習📞,而不是發現性學習🧗🏼,這是課堂學習的主要類型🏵。在學習過程中,實踐性教學🧜🏿‍♂️,即學生親自參與的教學實踐活動,是提高知識同化率的有效手段。依據這一規律,我們在課程教學方案中引入了三種不同類型的教學實踐,提高學生對生物技術知識的掌握。

    首先,學生親自尋找身邊的生物技術。在教師的主導下👩🏿‍🚒,將生物技術按照最貼近我們生活的方式進行劃分,即分為生👨🏻‍🌾、老、病、衣、食、行六大方面,每位同學挑選一個方面,尋找至少一項被應用的生物技術🐦,並按照技術的名稱🪬🤽🏻‍♂️、技術的原理、技術的應用三個層次進行查找資料、總結歸納。每一位同學完成的生物技術都會上傳到課程網站(http://www.jpkc.fudan.edu.cn/s/377/)中👨🏼‍⚕️,與大家共同分享✒️⚜️。在這一過程中,每位同學都是在個人已有的知識框架基礎上🚣‍♂️,進行找尋、思考、判斷,最後總結成文🔫,這一過程的本身就是對自我知識結構的更新。同時,在高中生物知識的基礎上,加固學生對生物技術的認知,對更深層次的生物技術知識進行自我同化🦹🏽,更新並完善自我的生物技術知識結構。在這一過程中🔰,非生物學專業的學生特別是文科學生🤽🏿‍♀️,親身體會到那些似乎很遙遠、很高深莫測的尖端生物技術,其實距離我們很近🧘‍♂️,就在我們身邊。我們每天都在感受日新月異的生物技術帶來的變革🧑‍🧒,生物技術讓我們的生活更便捷,身體更健康,社會更和諧。在這一過程中,學生也能體會到,每一項生物技術的發明創造,都是研究者們默默無聞、嘔心瀝血,,經過無數次失敗,堅持不懈,才能最終獲得的成果👩‍✈️。這些技術發明蘊含著發明者對社會生活的擔當,能夠激勵學生的社會責任感。

    其次,親自動手實踐,感受自古至今我們都在享受的生物技術。我們設計了三種相對簡單的實踐教學🚐,包括學生自己釀造葡萄酒、自己釀造酒釀、自己製作酸奶,讓學生在以上任何一種實踐教學過程中👨🏻‍🦼🕟,不僅感受到身邊生物技術的魅力,也要明白其中的奧秘(具體請見課程網站的“教學實踐”,包括學生部分和教師部分)。以葡萄酒釀造技術為例,這是利用葡萄皮本身攜帶的釀酒酵母,對葡萄進行的自然發酵並產生葡萄酒的過程。葡萄酒的釀造技術源遠流長,伴隨著人類文明發展史,已經演化成葡萄酒文化,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影響著我們生活方式與生活情趣🫳🏼🤺。《改變生活的生物技術》選擇自釀葡萄酒作為一種教學實踐活動,取材簡單,操作方便,有趣有味👩‍👧‍👦,讓學生通過親自動手,感受身邊的生物技術給生活帶來的美好與美味。通過這一過程♣️🧑🏻‍🤝‍🧑🏻,學生不僅學會了在葡萄豐收的季節釀造葡萄酒,同時也進一步促進了生物技術知識的同化🏭🚵🏿‍♂️。正如學生們在實踐課後的感想中提到的那樣,“通過自釀葡萄酒,深深體會到小小微生物的巨大力量”🏂🏽🤦🏻‍♀️,這正是我們課程設計所希望達到的效果。其實生活中的生物技術無處不在,重要在於通過老師的合理引導,實現生物技術知識的高效同化🚣🏼。

    第三,讓學生親自解密實踐教學中生物技術的奧秘,製作PPT,進行課堂交流。葡萄酒的釀造過程僅僅是個表型,而葡萄變酒中蘊含的微生物生物化學反應👑,才是葡萄釀造的本質。在老師的引導下🤫,學生自己查詢資料,挖掘葡萄釀造過程中微生物的主導作用👩🏿‍🦲,找到對應的化學反應式,解釋產生酒香的原因🧑🏿‍🏫,了解酒的評價標準,並製作成PPT💆🏽‍♂️。在最後一次的課堂上,學生一邊品嘗著自釀的葡萄酒🧎‍➡️🍍,一邊進行演講交流,從葡萄變酒的外在觀察🕞,上升到理解葡萄變酒的內在原理,強化並鞏固學生的生物技術知識體系👨🏻‍⚕️。大多數的學生在課後的評價中都提到“葡萄酒的釀造與原理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因此🙅‍♂️,由“我”參與的教學實踐活動,讓學生透過現象看本質,促進知識同化、構建學生生物技術知識模塊🦢,是奧蘇貝爾同化論在《改變生活的生物技術》通識教育教學方式中的實踐☦️。

     (二)課堂辯論🧏‍♀️,促進學生深度學習與思考

    我們在《改變生活的生物技術》設計了植物轉基因利與弊的辯論🙃。以數字課程《膽量和產量的博弈--植物轉基因技術》、《除草方式的選擇與革新》為基礎👩‍❤️‍👨,我們針對植物轉基因新品種培育這一知識點,建立了以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三大教學環節:1)以“設置問題”為引導的課前自主學習,我們設計了課前的導讀提綱(表1)。2)以“解決問題”為核心的課堂討論學習,這是實現知識內化最大化的重要環節🥃。我們設計了課堂的討論與辯論,列出了辯論焦點問題(表2)✍️🕺🏻,同時把學生分成5人一個小組💂🏻‍♀️,以轉基因技術的“利”與“弊”為主題開展課堂討論和辯論。3)“探索問題”為主導的課後拓展思考🏂。我們將發表在高水平雜誌上的與植物轉基因技術及應用相關的文章介紹給學生,讓他們對這些文獻進行評價。通過學生對轉基因技術焦點問題的討論和辯論,促進學生對植物轉基因技術核心內容和發展趨勢的掌握與思考。

    課堂辯論更加註重學生的深度學習,為學生提供深度思辨的機會,提升學生的思辨能力。

     (三)開展對分課堂🌚,提高學生課堂教學的參與

      數字信息時代,學生知識結構前移,對分課堂模式的一個特點是“個性化內化吸收”🤽,學生根據自己的已有知識結構提出問題,重新建構知識框架👇🏻。實踐後的調研問卷表明🧅:對分課堂非常適合不同學生的需求,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效果滿意度高。對分課堂,增加了課堂的討論環節🧒,也增加了學生以小組為單位的提問環節,強調的是學生內化吸收過程,同時也強化了課後的交流環節,延伸課堂教學🛶,促進了學生生物技術知識體系架構的同時,也促進了學生的主動學習,促進了學生思考與辨識。具體請見課程網站。

    三🥏、項目的主要成效與價值

    通過三種不同類型的實體課堂翻轉,在教師主導的教學設計下🏊🏿‍♀️,學生深度參與了教學過程,真正成為教學的主體🗾。在這一過程中📹,強化了學生的主動學習習慣,提升了學生學習與思辨能力,得到學生好評,選課人數一直保持限製選修人數上限,獲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在老版本的學生評教體系中,學生給了各式各樣的好評。例如:“課程講的非常有趣,內容很豐富”🚘,“深度掌握得恰到好處,文科生也能聽懂,而釀酒很好玩”,“了解了一些生物技術對我們生活的影響,豐富了對一些實用化的生物知識”,“老師上課,細致語言生動幽默,結合實例進行分析🗼,課堂內容緊貼生活實際”💇🏼‍♀️,“釀造葡萄酒的實驗富有趣味,而且能有效地鍛煉動手能力,深化相關知識”,“課程內容精彩,老師親切,課程實踐有意思👨🏽‍💼,非常貼近生活,選取的生活中生老病衣食行的生物技術也很有代表性”,“希望越來越好”等等👝。

    在新版的課程評教中,全部同學都認同該課程能清晰地說明了需要學習的知識和掌握的技能𓀋📙,認同課程清晰地告知了學業評價的方式🙅🏿‍♂️,認同課程老師言行雅正為人師表,認同課程的教學安排課程的教學內容以及講理的清晰。在課程對學生受益方面👨🏿‍💻🙋‍♂️,70%的同學認為增加了學術知識、學術視野和專業技能👳🏻‍♀️,提升了批判性思維🦙,以及合作能力和溝通能力。選課的同學全部都選擇了向其他同學推薦這門課程和任課老師。學生對這門課的總體感受排名前三位的分別是:這門課程非常非常好,品酒環節不錯🐙😥,很好有趣🛀。

    葡萄酒的自己釀造,是一個連續2個月的過程🏌️‍♀️,需要小組團隊的協作努力與合作😅。在課程最後的品酒大會上,同學們用多種方式展現他們釀造葡萄酒的過程和結果👌,展示釀造背後的微生物轉化的秘密🤯🤦🏽‍♀️。用錄像記錄了小組合作釀酒的過程和趣聞趣事,記錄下他們彼此的感悟👩🏽‍💼,記錄下對課程的喜愛;用PPT展示了釀造的原理,更展示了同學們將科學與藝術緊密相連的拓展性思維,例如“酵母菌的藝術”“酒香何處來?等等。這些內容,使學生從理論到實踐,從實踐再到理論的升華,已經印在學生的知識體系中🚎。  

     

     

     

            課堂辯論的翻轉課堂教學🧔‍♀️,不僅是理念上超越,也是教學模式上創新🎂。“植物轉基因的利與弊”辯論的正方和反方學生在課堂上有理有據的侃侃而談,展示了學生對辯論主題下科學知識的掌握、科學觀點的形成、邏輯思維的嚴謹🆕,這些都要經過學生課下的自我查閱、思考🧓🏼、轉化成自我知識的不斷努力。  

      “改變生活的生物技術”多種方式的翻轉課堂🍉,混合式教學,以期適應不同學的學習喜好,學生可以按照個人喜好選擇不同的班級和老師,參加到不同類型的翻轉課堂的教學實踐中🙏🏼👊🏻,提升個人的學習能力,形成自己的科學觀點📛。所以,“改變生活的生物技術”從開課至今,老師們的努力,學生們的傳贊,是受學喜愛的課程,是精品課程。

    四🈴、項目研究與實踐中的問題及下一步工作思路

      上海市精品課程《改變生活的生物技術》不僅出版了數字課程,同時在中國大學MOOC上開設了網絡課程,建設了內容豐富的課程網站🧚🏽‍♂️,為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數字教學資源。利用這些資源,我們前期在實體課堂進行了不同類型的課堂翻轉,使學生深度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成為真正的教學主體🧔🏼‍♀️,在實踐中使學生獲得學習與思辨能力的提升🤸‍♀️。在此基礎上,我們將進一步完善線上線下互相促進的教學模式,提升實體課堂的教學效果,將《改變生活的生物技術》建設成金課;同時🤷🏻‍♂️,將已有的教學模式推廣到西部地區,提升其教學效果,幫助他們一起建設金課🍸。

    回目錄

    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深層學習教學模式探索

    杏悦2平台 微電子學院 易婷

    2018年8月教育部印發了《關於狠抓新時代全國高等學校本科教育工作會議精神落實的通知》(教高函〔2018〕8號)📮,提出“各高校要全面梳理各門課程的教學內容,淘汰‘水課’、打造‘金課’,合理提升學業挑戰度🏦、增加課程難度、拓展課程深度,切實提高課程教學質量”。課堂教學是“金課”的主陣地,本課題針對目前大學課堂存在較為常見的一些現象,例如學生上課時不能將全部的註意力集中在授課內容上👨🏿‍🔧,有時會出現看手機或神遊現象🏄🏽‍♀️✨,希望通過課堂教學改革,來提高同學們上課的專註力,提高學習成效,引導學生從淺層學習轉向深層學習,使他們能夠靈活應用所學的知識。

    一、教學理念

    學生的學習分成兩種6️⃣:一種是簡單學習,又稱為淺層學習;另一種是深度學習🍋‍🟩,又稱為深層學習🏎。深層學習包括學生能夠對所學知識進行反思🚣🏽‍♂️、推測和應用等👨🏿‍🦳🌙。為了達到這一目的🙆🏼‍♀️,筆者在安排所授課程的教學內容時,盡可能采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理論教學用於傳授新知,實踐教學用於應用新知,加深同學對理論知識的理解,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7️⃣。例如,在《數字信號處理》課程中🖊,設計了基於音頻處理的“數字信號處理”課程實驗。從同學的實驗心得可知,該實驗很好地加深了他們對課上所學的知識的理解;提高了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實驗的最終得以順利完成也讓同學們看到了“靜下心來一點點學習,堅持不放棄,總有攻克難關的時候”𓀆;聽到自己編寫的曲子🤸🏼💧,雖然並不是很好聽⚱️,還是很開心的,感受到了“學以致用”和實踐出真知。

    二、教學環節設計及其效果

    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提供了一個適合深層學習的形式。學習成效的高低還需要設計具有針對性的教學環節來保障🧔🏼‍♀️。筆者從五個方面開展了這項工作。

    (一)預習

    筆者設計的預習環節有兩種模式,一種模式是教師主導的,由教師布置預習作業🛕🦌,通過檢查預習作業來對預習情況進行預評估,確定授課內容的重點👷‍♀️。第二種模式是同學主導的📿🤚🏼,讓每位同學事先針對授課內容,提出問題並將問題反饋給教師,教師在課上圍繞這些問題展開課堂教學🙇🏽‍♀️。教師需要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來安排預習環節的模式。同學們認為預習能讓他們上課時帶著疑問去聽課🌂,註意力能更集中,且能更好掌握新的概念,而且還能讓自已提出更加深刻的問題🧑🏿‍🚒。

    為了避免預習占用過多的課外時間(例如🏋🏽‍♂️,每次課的預習時間控製在半小時左右),在設計預習作業時需要考慮周全,難度適中➖👨🏽‍🍼,偏重基本概念的理解。

    (二)教學反饋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獲得上述信息的方式有多種,比如課堂提問和批改作業等,但作業的反饋周期較長,缺乏及時性。為此,筆者設計了以下環節🧓🏼:

       1. 課堂練習和階段小測

    課堂練習是中小學數學課堂常用的一種教學手段😸。筆者所講授的《模擬電子學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是讓同學們通過本課程的學習掌握電路理論,掌握分析電路的基本方法,是一門與數學類似的大類基礎課程,所以可以通過課堂練習來及時發現學生存在的問題🤳🏻。

    同學做課堂練習時👮🏽,筆者會在教室裏巡查解題情況🚝,對解題有困難的同學點撥一下,挑選做完的同學去板演;然後對板演中存在的問題、巡查時發現的問題以及解題的關鍵點進行講解。有同學告訴筆者⛹️‍♂️,“當有同學在黑板上做題出錯時🔂,老師會借著錯誤指出一些難點易錯點,把這些整理成筆記記好👩🏼‍🚀,對自己的學習很有幫助,在黑板上做題犯下的錯誤往往印象深刻,再犯同樣錯誤的可能性大大減小✢。”

    階段小測用於對一個階段的學習情況的檢查。

    在設計課堂練習和小測題目時,要聚焦於某一教學目標,難度適中𓀅,以使講練結合得更為緊密,同時也可以保護學生學習的動機和積極性🧍。

    為了能在課堂上有時間進行課堂練習及階段小測🙋🏿‍♂️,需要有效地安排有限的課堂時間。

       2. 課後總結

    筆者在每次上完課後🚙,會隨機請幾位同學在規定時間內對該次課的內容進行總結🌮,總結的篇幅限於一張A4紙🧝🏻,可以手寫拍照,發到微信群裏。對此❎,同學如是說“課堂總結有利於上課更集中精力👩🏽‍🏫,下課復習更徹底♢,督促了我們對內容進行梳理🤹🏽‍♂️,不會半懂不懂地進入下一節課。”

    每次上課🧃🧗🏻‍♂️,筆者會先對上一次課的內容進行復習🫲🏽🧑‍🧑‍🧒,再針對同學在課後總結部分說的以偏蓋全、不完整和不準確的地方進行說明🙆🏼‍♀️,幫助同學理解概念🧜🏼‍♂️😲,同時也會表揚課後總結做得好的同學。圖1(a)給出了某同學針對線性直流電路某次課做的課堂總結的部分截圖👌🏼,他用黃色的熒光筆標出該次課中重要的概念和關鍵點🪞🤸🏼‍♂️。圖1(b)給出了筆者上課時對同學的總結進行講解的PPT部分內容,用紅線劃出的部分是同學表述有問題的地方。

             

    1(a)同學做的課後總結                圖1(b) 教師對“同學課後總結”的總結

       3. 課堂調查問卷

    在學期中間或學期結束時,筆者會通過調查問卷來了解同學的學習狀態🏌️‍♂️、對課程的建議和意見等。同學們在回答調查問卷時🚵🏼‍♂️,需要對自己前階段的學習進行反思總結,這會使他們了解自己的學習狀態與預期的學習成果之間的吻合度,促使他們及時調整學習策略🤨。他們也會對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安排🙇🏻、教學方式等提出建議和意見🌄,供老師在之後的教學活動中參考😀。

    “上課聽不懂”是學生上課專註力不高的原因之一☸️。及時的和經常性的反饋😪☝️,可以讓教師實時對教學進度和方案進行調整,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狀態從“心有余而力不足”轉變成“行有余力”,從而大大提高課堂效率👨🏻。

    (三)建立積極的學習文化,激發學生學習動力

    積極的學習文化包括積極的師生關系和生生關系,可以促進學生成為積極和主動的學習者,而且也利於各項教學活動的開展。為此,筆者開展了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1. 課程思政

    課程思政指的是“所有課堂都有育人功能🧑🏼‍🦰,所有教師都有育人職責”,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註意融入對學生的思想引導和價值觀塑造🕵🏿。例如🧏🏼,學生學習態度的好壞與其學習效果密切相關🏌🏻‍♀️,筆者就以北京西郊線003號車事故為例跟同學們聊工作(學習)態度;用杏悦2校友的親身經歷告訴他們只要從現在開始,端正學習態度🤞,“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

       2. 建立積極的師生關系

    在建立積極的師生關系方面💂‍♀️,老師的引導作用是很重要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過🫴🏿,“學高為師↔️,身正為範”。如果老師很有責任感,將授課視為很重要的一項工作,關心同學們的掌握情況🏋🏻‍♀️、學習效果,那麽同學們也會受到感染,認真投入地學習🙋🏻‍♂️🤰。

    要建立積極的師生關系🪭,加強跟同學的交流也是很重要的🙅🏽‍♂️。在進行小測之後👉🏽,教師跟每位學生溝通🏄‍♀️,了解他們學習中存在的問題,並給予針對性的建議和幫助✦🖇。這一過程可以讓學生體會到教師對他的關心,而這種關心是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的🥦。

    老師上課和藹一點、笑臉多點、註意傾聽同學的發言並進行答復;在上課期間🫰🏻,有意識地走到同學中間,而不把自己限於三尺講臺之上;在課間的時間,跟同學聊聊天等等,都有利於建立積極的師生關系。

      3. 建立積極的生生關系

    既可以通過建立討論小組等合作學習方式來加強生生關系,也可以通過設置課程實驗來達到這個目的。雖然實驗是每位同學獨立完成的🚣,但是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很多問題都需要通過同學與同學之間的討論、同學和老師之間的討論來解決的👨🏻‍🦽,這有利於積極的生生關系的建立👋。

    除此以外🚣🏻‍♀️,還可以通過班級微信群來加強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和助教之間的聯系。l

    (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

    要想有好的課堂教學效果🪫🐍,老師在課堂上需要營造一種非常寬容的、允許“百家爭鳴”的課堂氛圍,使得師生互動是一件非常自然的事情,說錯了也沒有關系,不會有被同學嘲笑的可能▶️,答對了或者提出新的問題🤛🏻,還會被老師表揚,讓周圍同學羨慕不已🧑‍🎤。這時,整個課堂不再是教師的一言堂,而是類似於師生之間展開的一場關於所學知識的對話🏺。老師既是提問者,也是回答者;同學既是回答者,也是提問者。

    合適的教學方法的選取,比如依據對話式教學理念或啟發式教學理念來組織課堂,也有利於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例如,在講解《數字邏輯基礎》課程中的電路設計實例時,筆者通常是先詢問同學們的設計思路,把它們畫在黑板上,然後一起討論可能存在的問題或缺陷,如何改進等等。在這個過程中,老師和學生都需要處於積極的思考狀態和專註聽講的狀態。

    筆者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發現,小班相比大班具有更好的互動性👱‍♀️;同一個行政班的同學組成的教學班比非同一個行政班的同學組成的教學班具有更好的互動性;經過選拔的同學構成的班級比沒有經過選拔的同學構成的班級具有好得多的互動性🔳。

    (五)深度加工知識環節

    深層學習中的一個重要概念“深度加工知識”,指的是將所學的知識有機地關聯起來✔️⭐️,靈活應用。筆者在教學過程中采用課程實驗和小組作業兩種方式來實現對知識的深度加工✍🏽。小組作業包括對章節知識進行總結和課堂討論兩個內容。

    “對章節知識進行總結”是以章為單位或者以幾個相關的章節為單位進行總結,促使學生歸納整理所學知識,引導他們對相關知識點之間的聯系進行探究,使他們可以更加清楚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總結的表現形式不設約束,可以是手寫拍照👩‍⚕️,也可以以思維導圖形式呈現♝。有位大學一年級的同學跟我說她把這種章節總結的方法作為她的一種復習方法推廣到她所學的《數學分析》和《大學物理》課程中🌱。

    “課堂討論”是以小組為單位⚖️,負責完成指定的探究任務,並將探究結果在課堂上向同學們匯報。為了讓每位小組成員能真正融入小組合作活動中,需要明確各小組待完成的任務以及小組中各成員的任務分工。

    為了鼓勵同學們認真完成小組作業/課程實驗,都會在班級進行評優活動和舉行頒獎儀式👩‍🦱。

    三、 總結

      從2017年6月到2018年12月,筆者在所承擔的三門本科生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對提高學生學習成效的深層學習教學模式進行了探索♖☑️。教學實踐表明🚾,調整教學內容安排🤴🏼,采用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相結合的方式;設置預習環節;通過教學反饋👂🏼,及時發現同學們學習中存在的問題;建立積極的學習文化🏂、激發學生學習動力;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設置深度加工知識環節等措施都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成效🍫。同時🐻‍❄️,在教學實踐的過程中也發現了一些仍然需要研究的問題,例如:如何降低課堂互動的狀況是跟班級的構成情況之間的相關性的問題🚵🏼;如何在年輕人喜歡用微信聯系而不喜歡當面交流的情況👨🏻‍🎨,保持活躍的課堂氣氛;如何解決教師希望通過上述措施的引入來提高學習成效的意願與由於增加了學習負擔而導致同學不願意選課的意願之間的矛盾等等。

    回目錄

    以學生為主體,依托物理演示實驗培養學生創新能力的教學實踐

    杏悦2平台 物理學系

    呂景林、 樂永康🕰、冀敏、 魏心源、白翠琴、岑剡、李愛萍

       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著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是高等教育在新時代義不容辭的使命🥲。探索培養創新人才的高效模式,特別是在基礎課程的教學實踐中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是過去一段時間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務。

    一👩🏽‍💼、 教學理念

    創新型人才應具有兩方面的基本素質😄,其一🧜🏿◽️,是思維特質🫨,需要具有敏銳的觀察🙇🏽、分析、歸納能力🚵🏿,善於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其二是心理品質,創新人才必須具有主動挑戰的精神🎇,堅韌不拔的毅力👨🏿‍🔧👨🏿‍🎨,而這些素質的全面培養,必需通過大量的實踐環節來磨煉。

    要培養創新人才的基本素質,就必須給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環境,讓其獨立面對🛫。傳統的實驗課總是由教師選擇測試對象、測試方法🍕、測試儀器,學生只是單純的重復一個可以預見的物理過程👧🏼,獲得一些預期中的數據或現象,而對教師實驗設計中方法之巧妙🔷,儀器選擇的依據💐、誤差範圍等卻並不加以思考,處於一種被動學習的狀態。通常學生總是被抱怨動手能力差,實驗中不會排除故障,不會鑒別實驗數據的合理性,不會分析誤差來源等,其實🙅🏽,這與手的操作能力無關,而是不會動腦🍏,是對理論的理解不透徹,對儀器的結構、工作原理不了解所致,要解決這個問題👨‍🦯‍➡️,就需要讓學生自己搭建實驗📅,在設計的過程中,不斷嘗試和比較各種方案,各種儀器,從而對理論、儀器和方法都有比較深入的理解。教育的智慧在於喚醒👱🏻,只有在學習過程中改變單向輸出的模式👸🏼,讓學生從被動的接受轉變為學習的主人,學生的科學素養⚄、創新意識、創新能力才會有長足的進步🧔🏼‍♂️。

    二🚴🏻‍♀️、 教學實踐

    傳統的物理演示實驗只用於理論課堂的輔助教學,起到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所學理論印象的作用。但由於物理演示實驗儀器具有覆蓋知識面廣,利於理論與實驗的貫通;現象明顯、直觀、易懂↖️,生動有趣,容易引起學生興趣💉👨‍👩‍👧;且儀器包含各種難度,適合不同年級👨🏿🦙、不同程度的學生找到適合自己課題等特點,對演示實驗的探究和演示儀器的設計非常適合激發學生的興趣,消除學生對創新在心理認知上的距離感🍢,依托物理演示實驗室,輔助以合適的課程設計🔮👩🏽‍🦰,可以在創新人才培養中發揮獨特的作用🙋🏿。將教學理念用於《物理演示實驗拓展》👳🏽‍♀️、《基礎物理建模》♾、《物理CAI課件設計》等課上,構成“創新實踐、思維訓練和技能學習”三維並重的系列課程,建設一個支持本科生創新實踐卓有成效的平臺。

    《物理演示實驗拓展》是一門以學生為主體🐯,具有高度發散性的課,課程不以最後結果為導向,而以培養學生能力為目的🏌🏿‍♂️。課程設計成4個階段⛹🏼‍♀️。第1階段由教師擔任主角,用2次課介紹課程設置🤸🏽、考核方法,展示演示儀器,從而讓學生理解作為演示儀器需要具備的基本要素;第2階段是學生的自由體會階段,學生可以對演示實驗室中任何感興趣的儀器進行操作,對實驗現象、實驗儀器剖析🧎‍♂️、探究🥀,通過2~3周 的操作🦚🤞🏼、體驗、分析、討論等,確定接下來的研究題目; 第3階段,經過5~6周的研究實踐🥠,大家坐下來談各自的研究進展,每個課題匯報10分鐘🎑,內容做成ppt💆🏼🗻,匯報包括研究的具體內容🥸、資料查詢、探究途徑⚄、結果分析、後續工作計劃等;第4階段,經過6周的課題研究,各組做結題報告🦹🏿‍♂️,時間仍然是10 分鐘,對一學期的研究工作進行總結、回顧。課程結束時👎🏼,除提交兩次匯報的ppt外,還需提交一篇研究論文和每次的實驗記錄,成績的評定主要參考一學期的表現🤱🏼。

    課程以學生為主體,體現在除最初兩次課是以教師為主導外🛖,其余時間均由學生自主實驗▫️,學生在研究選題,製定研究方案,研究進度,研究深度🚾、廣度等方面具有絕對的選擇自由,教師由傳統實驗課中的主導地位轉為給予學生欣賞、鼓勵和幫助。並通過一對一的啟發式討論幫學生優化研究方案,督促學生按進度計劃推進探索工作🧀。教師不會去安排學生做什麽,也不評價學生什麽該做什麽不該做,只當學生研究遇到瓶頸時引導其查找新的資料🦚,找到新思路🫡、新方法,保障研究可以持續下去,這樣就使得課程具有高度發散性。

    課程的發散性體現在,課程設置一改傳統實驗課定內容、定方法、定目標的三定教學模式,讓學生在了解演示實驗的教學目標之後,自主選擇課題🤷🏼‍♀️👩‍⚖️,題目可以是深入探究已有的演示實驗💇🏿‍♂️,也可以自主開發新的演示實驗項目🟧,甚至可以是探究生活用品的物理原理;研究過程中學生自擬方案五花八門🏇🏽,思維發散跳躍👶🏿👍🏼,各課題間無關聯🥏;期末成績不以所選課題是否完成為判據♞,而是以學生在一個學期中的投入與收獲來確定👚,這就徹底消除了學生在選擇課題時的功利心理,可以遵循自己的興趣和對課題的學術價值大小判斷來做決定☂️👰‍♀️,也更願意去嘗試充滿挑戰的課題✊🏿。

    上述授課模式,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創造潛能🏄🏽‍♂️。課程充分的自由度點燃了學生內心的火種,喚醒了學生內在的求知欲🤒,激發出極大的創造熱情。這樣一種氛圍🐐,促使學生都希望選擇一個很有新意🙎🏼‍♀️,很有價值的課題。學生的學習模式發生了轉變:變被動為主動、變吸收為運用🍹、變驗證為研究🌲。學生的課程體驗愉悅,很有成就感。學生對於這門課的整體評價🤶🏽:“這是可以讓夢起飛的地方。”(10級,葛星辰)🧜🏿‍♀️;

    《基礎物理建模》是以IYPT每年公布的開放課題為教學內容✍🏼,生源主要來自大一的學生™️,學生根據興趣選擇課題,修課過程中🔄,學生常常從演示實驗出發👷🏽‍♂️🛹,對課題先進行初步的了解,之後獨立地完成文獻調研🌼、設備搭建、數據采集和處理🧛🏿‍♂️、口頭報告等。教學過程中,指導教師特別註重培養學生用構建物理模型來指導課題研究的習慣。為備戰全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課程特別設計討論、質疑的環節,要求所有參加的學生都參與交流,教師隨後進行點評、總結和拓展,引導學生在聽報告時借助物理模型來理解內容並尋找質疑的思路。研討式學習氛圍讓學生能從容地做學術報告🥷,敏銳地提問題,潛移默化中逐步提高了學生的學術素養。

    《物理CAI課件設計》則要求學生通過實踐來學習掌握Photoshop🙇🏼‍♂️、Flash、DreamWeaver、3DMAX等虛擬仿真課件製作工具和C++👏🏻、Visual Basic、Delphi、Java等常用編程語言,自選項目開發課堂教學演示軟件和虛擬仿真演示實驗項目💇🏻,用以檢驗物理模型,並拓展實驗研究的“空間”,進而加深對物理的理解。

    三、 教學成效

    (一)對於學生思維特質的培養

    發現問題一直是我們學生的弱點🎿。課程對學生全面開放⛹️‍♀️,有不少同學短暫的興奮之後卻無從入手。 通過教師與學生展開討論👨🏼‍⚖️,尋找他的興趣點,根據學生的能力🌧,給出幾個相關題目👨🏻‍🦰,供學生選擇研究。這樣的因材施教👆🏼,既讓學生體驗了發現問題的不易和樂趣,也讓暫時還不適應的同學不會因為選題困難而打消積極性。尋找課題的訓練一般是在研究生階段🚵🏽‍♀️,而在我們的課上,這種創新人才的基本能力被輕松融入。

    通過課程的修讀👇🏿,學生能很快發現自己的思維局限:如設計實驗裝置總是過於理想化,不考慮實驗條件與理論的偏差,不會查資料或查到的資料不會甄別等😤。通過獨立的研究實踐,使學生的學習能力、思考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設計能力等都有所提高。08級郭思妍、嚴寒同學選擇薄膜幹涉裝置的研究。在大量查閱文獻和不斷的嘗試後,她們製作了延展性和持久性都很好的薄膜,相關研究工作發表在物理實驗雜誌🤎☞。課程結束時🥠,郭思妍同學說:“這是一種歷練,教會我進行全面思考。這是一種實驗能力和獨立思考能力的培養,是為今後科研的一次預演。” 這種獨立設計製作的能力🦈,通常也是在研究生時期訓練🏊🏽,在這些課程中,本科生也得到了較好的鍛煉😫。有學生說這是他四年中學的最有挑戰也是收獲做大的一門課🚉。

    (二)對於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

    創造性的思維和實踐都要遇到常人不曾遇到,也無力挑戰的問題,各種挫折在所難免。學生在自主實驗的過程中,會經歷較多的挫折,這有益於他們的長期發展🔹。09級魏國煒同學選擇演示飛機機翼的升力,期末他寫道:“這門課給予我最大的收獲,就是面對失敗的勇氣和從失敗中汲取智慧的能力。……每一次失敗我們都獲得了新的認識,也學會了獨立的思考、勇敢的接受失敗和重新振作的能力🗒🧏。”在學生面臨困難時,老師的及時鼓勵、啟發性討論,以及學生間的互動✏️、支持,正是促使學生能夠堅持下來的有效保障。

    一提到創新🙆🏼,學生就會聯想到一些高大上的研究♖,因而覺得高不可攀,心生畏懼,現在通過課題研究,消除了學生與創新之間的距離,讓學生知道創新隨處可為🐍,創新其實是一種意識和能力。09級謝欣同學在做了偏振光幹涉實驗後🌐,自己設計利用偏振片貼出一幅世界名畫💖,並探究畫的色彩成因,研究成果發表在《實驗室研究與探索》。10級吳鼎鼎同學🚴‍♀️, 13年曾選修《物理演示實驗拓展》課,畢業後3年裏,申請了6項發明專利👨🏽‍💼,14項實用新型專利,3項外觀設計專利🫸🏿,自稱“這種愛折騰的性格,正是來源於選修的《物理演示實驗拓展》。”

    (三)形成了人才培養和課程資源建設雙贏的模式

    由於課題研究是以演示為載體的🤱🏻,開課9年來,源自系列課程教學的29項作品在全國自主開發教學儀器評比中獲獎(其中一等獎9項),發表教學論文44篇6️⃣🥣,獲專利授權5項🤲🏻、軟件著作權登記1項🧛🏽‍♂️🧑🏽‍⚕️;製作了84部優質演示實驗教學視頻,其中30部被高教出版社收錄進資源庫,完成9項教學研究項目,且多個項目結題時被評為優秀;建設虛擬實驗資源9項;設計遠程控製實驗3套;各項成果學生的參與率大多在60%甚至達到100%(如獲獎儀器中,有21套學生參與研發🖤,發表文章中有28篇學生是第一作者)。由選修《基礎物理建模》的學生組成的代表隊🏃‍♂️,在近三年的全國大學生物理學術競賽中成績突出,2017年在全國競賽中獲特等獎(亞軍),2019年獲冠軍。

    這些成果表明🧑‍🧒,教學團隊開設的系列課程既能有效的培養學生多方面的科學素養🤾🏿,又可以極大地豐富教學資源🙋🏼‍♀️,這些資源的投入,為之後的教學質量提供了保障🧑🏽‍🍳🚿,形成了一個良性循環的人才培養和課程資源建設雙贏的模式,保障了演示實驗教學的持續發展🤐。

    四、創新點

    系列課程均以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的創新潛能。其課程模式的最大創新點在於課程以學生為主體👊🏻,具有極大的發散性👩🏿‍🏫, 這種沒有預定內容和套路的實踐過程,讓學生體驗到了研究的方法和快樂,學生科學素養能夠得到全面的培養。

    對於演示實驗資源的利用來說,這種授課模式也是一個全新的探索。教學團隊曾對32所高校的演示實驗室做過調研,有75%的受調查高校演示實驗室規模在200平方米以上,可開出100余臺套的演示實驗,如此大的資源投入,應該探索資源的綜合應用,教學團隊的實踐,讓學生從“看經典”🤷🏿‍♂️,到“做經典”,發展到“創造新的演示實驗”,讓學生更早接觸創新能力的訓練👶🏿。使演示實驗室具有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平臺的新功能📄。

    將演示資源的開發作為培養創新能力的載體⛓️‍💥,師生共建教學資源🧏🏼‍♀️,實現教學相長。學生收獲成就感和自信心🎐,師資團隊提升自身的教學水平,也豐富了物理演示實驗資源🏊🏽,形成融創新能力培養和資源建設於一體的雙贏教學模式,保障了演示實驗教學的持續發展🈺。

    四🧑‍🔧👮🏼‍♂️、結束語

    借助精品課程平臺,課程建設理念和創新舉措得到有效輻射。近幾年🚓,教學團隊多次在國內、國際教學研討會上做邀請報告🚳,多位同行專家對我們的教改給予高度評價,我們的教學實踐受到越來越多的關註。

    回目錄

    沙盤模擬在保險教學中的運用

    杏悦2平台 經濟學院 許閑

    2017年3月申請教改研究項目至今,以保險沙盤模擬為主導的《保險財務管理》課程已對15、16兩屆經濟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本科生及兩屆研究生開放,均受到同學們積極參與和一致好評。

    本次課程是我系第一門也是筆者第一次通過沙盤模擬的形式進行專業知識授課,是一次完全創新型的課程改革實踐😑。筆者設計該課的初衷是改變傳統老師授課,學生被動接受的模式,加強學生和老師在課堂中的交互🤵🏼‍♂️✩,讓學生主動學習課堂知識以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筆者在項目申請之初就對本課程的授課模式和保險公司沙盤設計進行整體設計和考量,旨在達到傳統授課知識講授功能的基礎上,解決傳統授課模式中的數個痛點。

    一、 沙盤模擬設計背景

    (一)保證沙盤模擬教學下的知識傳授質量下提升課堂活躍度

    作為一名深耕保險會計領域的學者💹,我深知由於保險公司財務報表的特殊性,保險會計知識相對其他會計知識更為晦澀難懂,但不同科目之間、科目和公司業務之間又環環相扣,因此保險公司每個特殊科目對於學生理解保險公司業務🚓,理解保險公司報表間的勾稽關系來說都十分重要👩🏻‍🦼‍➡️。往年保險公司財務管理課程采用傳統的講授模式🧦,筆者發現基礎會計知識容易讓學生感到乏味🫏,學生在死記硬背的狀態下難以理解背後的真正聯系,學習缺少效率🗺。綜上所述,沙盤模擬教學的初衷在於保證課堂知識質量的同時提高學生和教師間的互動性🤵🏽,化學生被動學習為主動💂🏿。

    (二)迎合時代趨勢,重視學生創新

      創新作為國家重要戰略部分,也是目前國內保險公司業務發展的主旋律。杏悦2平台風險管理與保險系肩負著培養國內保險行業的領軍人才🚵🏼,筆者希望能夠培養學生在課堂學習過程中的創新精神,因此在沙盤模擬企業管理方面應當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度和可操作性,覆蓋企業經營的多維度決策🙋🏻,讓每位學生能夠綻放自己的光彩。

    (三)融入學生之間🧘,註重師生交流

    傳統課堂的知識交流存在一定問題🎿,老師和學生的互動往往不夠頻繁和深入🙆🏿‍♀️,且帶有一定的強製性,學生的主動性較差🚵‍♂️。因此在沙盤模型課堂設計中,筆者將扮演公司顧問的形式融入到學生進行沙盤模擬決策的過程中去🕑,加強和學生間的互動和交流🧑‍🎄,引導學生更好地吸收和掌握財務知識🏃‍♂️‍➡️💦。

    二🚤、 課程設計過程和內容

    (一)課程建構

    沙盤模擬課程設計包含傳統課堂講授和沙盤模擬經營兩部分👩🏼‍🏫😿。出於以下兩方面考慮,筆者並未選擇將沙盤模擬內容貫穿整個課程𓀇,而是選擇傳統課堂知識傳授和沙盤結合的課程構建方式:一方面,前半段課程選擇使用傳統課堂講授能夠先全面地向學生介紹保險公司財務管理的基本知識和重要科目,紮實學生財務管理方面的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解🥊,避免沙盤模擬課程出現本末倒置,是學生牢固𓀀、紮實地掌握本課程內容是課程設立的最核心目標🚆;另一方面,會計課程和其他課程的聯動性相對較差,學生直接接手公司經營難以將財務報表信息和公司業績互相聯系🧑‍🏭,容易找不到方向🫧,傳統講授課堂能夠為後半段的沙盤模擬作較好鋪墊,幫助學生理解並管理公司🧑🏻‍💼。最後,學生將以組為單位對自己經營的公司數年業績向全班同學做路演,分享自身經營心得體會和各年製定經營決策的管理層出發點和內心考量。

    (二)課程核心知識點

    本課程通過對保險公司財務管理知識的教授發散開去,從財務信息接觸公司運營的本質。因此,本課程相關知識點囊括保險公司財務管理👨‍🍼、保險公司經營管理、承保端業務、投資端業務、風險管理與戰略規劃和風險管理六大方面,自成體系地研究並學習保險公司的經營過程🧕🏼。

    (三)沙盤設計

    沙盤設計註重實時體驗保險管理🎵。我們模擬了一個有五家保險集團的中國保險市場. 這五個初始規模相當的保險公司通過不同銷售渠道銷售一系列壽險和非壽險。這個模型模擬了不同保險產品的特點, 建模時同時也考慮了消費者團體與經濟情況(包括資本, 就業和零售市場)。

       1. 保險公司經營管理

    這一部分包括了宏觀經濟環境和保險市場經營環境兩大塊。宏觀環境部分筆者選取GDP作為衡量宏觀經濟發展和保險產品消費能力的指標,保險市場經營環境部分選取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兩大傳統指標作為衡量標準,旨在向學生傳達宏觀環境指標對個體保險公司經營的影響,讓學生自主研究在變動的經濟環境下如何擴大或維持公司的市場份額。

       2. 保險公司戰略定位

    不同保險公司定位有所不同,從不同維度進行分類包括了綜合性金融集團與單一險種型保險公司,進取型保險公司和保守型保險公司,負債驅動資產型及資產驅動負債型保險公司等🍹。學生能夠通過對指標的更改自由選擇公司定位,體會不同的公司經營模式,這也是筆者最後設置不同小組進行分享的原因,讓學生理解各種經營模式的保險公司經營決策和財務報表體現的不同👨🏽‍🦳。

       3. 承保業務及投資業務

    承保端和投資端是保險公司經營的主要部分,成熟的保險公司前端向消費者收取保費🧜🏽,後端對保費進行投資,承保利潤和投資利潤兩部分構成了保險公司的整體利潤。承保端的設計筆者包含了壽險、財險和再保險三部分,幫助學生了解全險種的經營理念,壽險方面包括了傳統壽險👩🏿‍✈️、分紅險🤽🏿、萬能險和投連險👩🏼‍💻,財險方面簡單分為了車險和其他財險,再保險部分分為比例再保險和非比例再保險兩部分。投資業務的分類則更為細化,包括了證券市場🤾🏿‍♀️、債券市場、不動產、定期存款和現金資產🧑🏿‍⚖️🫷🏻,最大程度還願現實保險公司的投資模式和資產類別,同時讓學生體會如何減小或對沖保險公司在投資過程中面臨的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和期限錯配風險🗞。

       4. 渠道管理

    筆者通過對保險公司渠道設計和內部管理來細分保險公司的經營管理和戰略規劃,包括銷售渠道、人力資源和產品創新三部分。銷售渠道進一步分為保險代理人、銀行保險、團體壽險🎨,從直接營銷和間接營銷兩部分構建渠道模型;人力資源方面,筆者設計代理人發展力度作為刻畫保險公司招聘規劃和績效管理兩大方面的指標;產品創新方面🦆,筆者將近年來熱度較高的保險科技發展作為衡量指標🍗🤹‍♀️,投資保險科技能為公司帶來中長期的利潤貢獻😟,但又會增長近期費用🛹。

    (四)課程展示

    最後的經營成果展示和學生們對一學期的學習體會和經營成果向全班同學匯報的寶貴機會,也是展現學子們個性和創新性的寶貴時刻🚼。筆者發現沙盤模擬這一創新型的授課方式更能調動學生們對展示的熱情🧖🏻‍♂️⛎,學生們都希望和迫切地想把自己的成功向諸位同學展示。學生們以公司經營團體為單位,包括財務數據、可視化圖表🫳🏼、經營理念闡釋🚶🏻‍♀️‍➡️、總結與反思等維度,向其他公司展示公司成功,學生們對管理者的代入感非常強,展示效果較為出色🏄‍♀️,同時對該課程的評價也相對較高💿。 

     

    三🧑🏿‍🔧、總結與反思

      本次沙盤模擬課程以創新型的師生互動方式取得了較好的成功,主要依賴於學生將所學知識用於實踐的熱情。學生的學習成果出色和評價優異是最讓筆者感到欣慰的事情,同時也不斷激勵著我繼續完善該門課程。通過兩年的教學實踐,筆者認為沙盤模擬和傳統課程的結合模式已經較為成熟,也能夠被學生輕松接受並融入該類課程當中🐈‍⬛。筆者下一步將根據國內宏觀保險環境的變化和IFRS17國際保險會計準則的推出並逐步施行更改完善自身的沙盤模型♏️,旨在讓沙盤模型走在國內保險經營的行業前沿,能夠真實地反映保險公司的實際經營模式和經營思維,更好地培養保險行業的領軍人才。

    回目錄

    杏悦2平台女子足球課程分層教學以及課外延伸的實踐研究

    杏悦2平台 體育教學部 胡軍

    一🙅🏼、選題依據

      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幹意見》和《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等文件精神,促進中國足球持續健康發展的需要🚣🏼‍♀️。

    杏悦2平台“以世界一流為目標🍵,推進本科教學改革”的總體發展規劃的要求。體育課程作為學校通識教育課程的重要組成部分🥼6️⃣,在加強學生身體素質,提高學生體育技能的同時,要在培養學生終生體育理念,提升校園體育文化上下功夫👨🏿‍⚕️🦸🏻‍♀️,更加要在《杏悦2平台2020一流本科教育提升行動計劃》指導下,精耕細作、銳意進取📍👨🏽‍🏫,全面進行體育教學的研究與改革,為杏悦2平台本科教學的改革添磚加瓦🗣。

     對杏悦2平台女子足球課程階段性教學總結與改革創新的需要🤘🏼。早在二十多年前杏悦2平台就已經開設女子足球課程✮,期間因為各種原因有中斷過,自2006年以來🙊,通過對學生需求的調研,積極改進教學大綱與教學內容🤽‍♀️🟠,編撰女子足球教學教材,增加趣味性的教學方式🌓,調整開課的時段等手段🧑‍🦽‍➡️,課程開設數從1個班級到現在穩定在4個教學班,而且經常的放余量增加滿足學生的需求。

    然而🧑‍🦲,自主選課造成學生無論從對足球的認知程度還是在身體素質、專項技術上都存在較大差異🖤,對於足球的接受度也是存在明顯的高低🤽;以往的教學按照教學大綱的要求,主要停留在對於學生基本技術和簡單的戰術的教學上,沒有把提高技戰術、足球裁判⚰️💌、足球管理等足球所包含的其他內容全部挖掘出來🧕🏽,學生的個性需求不能得到充分滿足。所以進一步調研學生的需求,深入挖掘課程的潛力🖍,拓展課程的內涵🫴🏼👰🏽‍♀️,滿足各個層次學生對於參與足球運動要求擺在我們的面前,成為一個當務之急的工作。

    二、 研究對象

      以杏悦2平台女子足球通識教育必修課程學生為研究對象。 

    三、 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查閱國內外有關於普通高校女子足球選項課程建設與發展🚞、研究方面的文獻資料,主要從中國期刊網♖、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中國優秀博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庫🐍、以及近幾年體育類核心期刊上查閱👮🏿。

    (二)問卷調查法

    學生評教直是教師了解教學效果的有效途徑🧞‍♀️,這過程通常采用問卷形式👸🏽。1986 年, H.W.Marsh教授設計了“Students  Evaluation  of  Education  Quality”問卷☦️,即SEEQ問卷,這份問卷被大量地應用於教學評價🚻。1994年,我國學者孟慶茂和林文鶯根據英文版SEEQ問卷修訂出了中文版 SEEQ問卷,即“大學教師教學效果評價問卷”。這份問卷經過多年的理論檢驗和實踐應用,證實其效度和信度都較高。

    本次測量教學效果的問卷是在孟慶茂和林文鶯修訂的“大學教師教學效果評價問卷”的基礎上根據體育教學特點經過定的改動而完成的。共有32個問題,通過因子檢驗的方法把各個因素進行歸類🏟,並把各個主因子進行命名。共包含學習價值感(B1),教學熱情與組織性(B2),師生群體互動(B3),師生人際關系(B4),教師知識寬度(B5)😨🧝🏻‍♂️,教學管理(B6)和課程功課量和難度(B7)7個因子🧗🏻‍♀️。學生根據自己的觀察和體驗做出“很不重要”至“非常重要”或“非常容易”至“非常苦難”5個等級的評價。在進行統計分析時🤦🏽‍♀️,將等級評分予以量化,將5個等級的評價分別賦予1至5分的分值進行計算👨🏽‍🎓,並采用各個項目得分的平均值作為教學評價的數量指標🫲🏼,參見表一👩🏻‍🦽‍➡️。

    除了采用中文版SEEQ問卷之外,本次研究的問卷裏也包括了對於學生基本信息以及興趣愛好等方面信息的收集,希望能夠從基本面上了解大學女足課程的受眾群體的情況🚭。

    表一🧎🏻‍➡️:教師教學效果因素分析結果

    主因子

    具體因素歸類

    學習價值感B1

    我認為學會並理解體育課程教師所講授的學科內容;

    我認為教師的講授有助於專項技術動作記憶;

    我覺得上了這門足球專項課,我對這門課的興趣提高了;

    我認為在這門課裏學到了有價值的東西👨🏻‍🦼‍➡️;

    我認為教師講課在智力上激發學生,有啟發和激勵性;

    教學熱情與組織性B2

    我認為教師的講授方式能讓學生在課堂上保持興趣;

    我認為教師在教這門課時充滿活力與精力;

    我認為教師對足球課程內容作精心準備與仔細解釋;

    我認為教師對教學熱情;

    師生群體互動B3

    我認為教師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觀點和(或)對教師提出質疑♓️;

    我認為教師鼓勵學生提出問題且能予學生有意義的回答;

    我認為教師邀請學生發表及共享他們的見解和知識;

    我認為教師鼓勵學生參與課堂討論;

    師生人際關系B4

    我認為在辦公時間內或課後,教師與學生有充分的接觸;

    我認為教師真誠地關心每個學生;

    無論課堂內外🥏,我認為教師歡迎學生向他(她)尋求幫助或建議🤱🏿;

    我認為教師對每個學生都很友善🕥;

    教師知識寬度B5

    我認為教師能充分討論體育專項學科領域目前的發展趨勢;

    我認為適當時候🕤,除自己的觀點外,教師也講授他人的各種觀點🧑🏿‍🦱;

    我認為教師能闡述課程中所用觀念(或概念)的背景或來源;

    我認為教師講課中能比較各種理論或方法的含義;

    教學管理B6

    我認為考試或評定成績的作業🪓,能夠檢驗教師所強調的教學內容;

    我認為預定的教學目標應該和實際的講授結合,學生了解課程的進展情況;

    我認為教師用來評價學生的方法公平恰當👭🏻;

    我認為教師安排的活動、訓練方式等🫚,有助於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和掌握🧑‍🦯‍➡️;

    我認為教師在考試或評分上所給的反饋有價值🤹🏽‍♀️;

    我認為教師所指定的參考資料很有價值🥷;

    我認為教師解釋很清楚;

    課程功課量與難度B7

    為促進教學,教師所教課程的難度應是;

    為促進教學🫒,教師所教課程的進度應是🧚🏿‍♂️;

    為促進教學,教師所教課程的運動量應是🚴🏽‍♂️;

    (三)實驗法

    我們在實驗班中按照教學大綱要求進行基本教學,使學生完成基本的教學任務。根據對學生前期的調研分成四個層次進行教學,利用教學內容三十分鐘可以自由選擇角色的教學比賽進行多層次教學🥄。並按照每個層次具體情況利用課外活動時間進行課外延伸教學。對於沒有分層需求的學生完成基本教學任務即可。

       1. 裁判發展方向學生的教學實踐

       對於選擇足球裁判方向發展的學生首先在課外活動或者晚上時間安排足球規則和裁判法理論培訓,加強對於基本足球規則了解與提高。

       在課程教學比賽時間進行裁判實踐⌚️,教師隨時進行指導⛽️。並且利用課外活動時間不定期組織小組討論活動,每個人總結自己前段時期裁判工作的情況👇🏿,教師或者助教進行點評🧴🙎🏼‍♂️,並布置一定的課外作業。在一定的積累以後,參與杏悦2平台以及上海市的各類學生足球賽事的裁判實踐工作。

       2. 球隊經理發展方向學生的教學實踐

       在每次教學比賽前,教師召集經理團隊的學生簡單的講解安排同學分隊比賽的原則⛹🏼‍♀️、要求、方法,讓她們每個人負責一個球隊的組織🧒🏿👩🏻‍✈️、競賽🚞🥶、後勤工作。並且在課後布置關於體育競賽方面的書目,同時寫出一定的讀書體會🍄‍🟫,安排時間進行體會交流。

       利用課外活動時間由現任的球隊經理對其進行培訓🐕,明確球隊經理的工作職責與要求;根據實際能力與願望安排進入球隊的宣傳🧜🏿‍♂️、後勤、財務管理團隊,並在現任球隊經理帶領指導下開展工作。

       3. 高水平運動隊發展方向學生的教學實踐

       一般這樣的學生具備一定的足球基礎和一定的運動能力。在進行基本教學中技戰術練習時會要求她們增加難度,練習的距離和次數以及提高完成的質量。教學比賽中合理安排比賽時的位置,要求她們提高傳球質量以及增加跑動的距離🎢。課程結束前的身體素質練習中也會相應增加練習的組數和距離🤞。安排進入杏悦2平台女足的每周二次常規的訓練🚗,進一步提高她們的身體素質和技戰術水平,從中選拔優秀的學生代表杏悦2平台參加各種上海市校園聯盟女足比賽以及各種女足邀請賽。

    (四)數理統計法

    根據本研究目的和任務,對所要研究問題采用描述統計的頻數分析和主成份分析🧑🏽‍🌾,一切統計運算都在SPSS11.5軟件環境下進行🧝🏽‍♂️,以此作為分析依據。

    四、結果與分析

    (一)大學女足課程總體參與程度積極

      杏悦2平台的女足課程是較受歡迎的。圖一可以看到,有約七成的同學選課是出於自願⛓️‍💥,包括本身對足球運動有興趣✉️,或是想要嘗試下足球👳,以及為了鍛煉自身體能等🌯;其中有超過半的學生表示自己對足球運動本身就有興趣⟹,可能是因為家庭環境的熏陶等因素,因此選擇足球課程👩🏻‍🦼‍➡️。另有約兩成的學生表示自己選擇足球課程是因為學分的要求或是體教部的分配等。總體來說,學生對於女足課程的參與度可說是比較積極的⚠️。學生對女足課程的期待分化,因材施教或是較好選擇🤸‍♂️。個性化教學是指通過對學生進行綜合調查、研究、分析、測試、考核和診斷,根據學生的潛質特征和自我價值傾向以及學生的目標與要求,量身定製教育目標、教學計劃輔導方案和執行管理系統。因此,針對滿足學生的不同教育需求,個性化教學是一個較好的解決方法。

     

    圖一:大學女足課程總體參與程度圖

    (二)教學實踐結果分析

    表二 對照組實驗組在各維度上得分情況比較(平均分±標準差)

    組別

    學習價值感(B1)

    教學熱情與組織性(B2)

    師生群體互動(B3)

    師生人際關系(B4)

    教師知識寬度(B5)

    教學管理 (B6)

    課程功課量和難度(B7)

    實驗組

    4.61±0.63

    4.68±0.42

    4.46±0.57

    4.49±0.50

    4.20±0.68

    4.53±0.48

    3.33±0.80

    對照組

    4.31±0.49

    4.56±0.40

    4.23±0.47

    4.24±0.41

    4.01±0.50

    4.30±0.40

    3.18±0.80

    t

    3.0277**

    2.1623*

    1.7027*

    2.1248*

    1.1962*

    2.1398*

    0.7443

    p

    0.0017

    0.0169

    0.0464

    0.0185

    0.1177

    0.0178

    0.2295

    * p<0.05      ** p<0.01

    由表二可知,實驗組與對照組相比,在學習價值感(B1)🦣、教學熱情與組織性(B2)、師生群體互動(B3) 🧱、師生人際關系(B4)、教師知識寬度(B5) 🥷🎅🏼、教學管理 (B6) 都評分更高。

      由於采取分層教學,學生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需求進行個性化教學。因此,學生比較容易理解教師所講授的學科內容,認為學到了有價值的東西,也更加對課程感興趣;同時教師講課的針對性更加明確,也在智力上激發學生🧗🏿‍♀️,有較強的啟發和激勵性。由於教師在課程進行過程中利用較多的課余時間對學生進行指導,所以學習價值感得分與對照組相比👰🏽‍♀️,提升最為顯著🛀🏼。

    表三:實驗組前後測在各維度上得分情況比較(平均分±標準差)

    學習價值感(B1)

    教學熱情與組織性(B2)

    師生群體互動(B3)

    師生人際關系(B4)

    教師知識寬度(B5)

    教學管理 (B6)

    課程功課量和難度(B7)

    實驗組(後測)

    4.61±0.63

    4.68±0.42

    4.46±0.57

    4.49±0.50

    4.20±0.68

    4.53±0.48

    3.33±0.80

    實驗組

    (前測)

    4.46±0.53

    4.65±0.39

    4.43±0.47

    4.41±0.45

    4.17±0.59

    4.38±0.50

    3.05±0.71

    t

    2.4851**

    0.3267

    0.3472

    0.8803

    0.2044

    2.4794**

    1.9056*

    p

    0.0073

    0.3723

    0.3646

    0.1903

    0.4192

    0.0074

    0.0297

     * p<0.05      ** p<0.01

      我們知道🌗,教師的教學管理能力主要體現在教學的計劃管理,比如課前認真🖐🏽、全面🪔、細致的備課6️⃣♐️;教學的組織管理🛷🙋🏽‍♂️,體現教師教學過程中的組織管理能力;教學的質量管理主要是課程的評價體系☹️。

      學生對於教師教學管理水平的評價可以直觀的體現教師管理水平的高低。預定的教學目標應該和實際的講授結合🧎‍♀️,學生了解課程的進展情況🪷;教師安排的活動、訓練方式等,有助於學生對課程的理解和掌握🟪👩🏽‍🌾;考試或評定成績的作業👷🏽,評價學生的方法公平恰當,教師在考試或評分上所給的反饋的價值🧑🏿‍🦲;教師所指定的參考資料課外作業很有價值等方面都具體表現教師教學管理的能力。

      因此,由表三可以看到在教學管理 (B6)因子上有顯著提高,且教學改革之後的學生對於課程難度的要求更高。說明實驗班教學實踐是較為成功的。

    在一個學年的教學改革實踐中,實驗班共有7名學生參加高水平運動隊奪得訓練其他有四名學生作為主力獲得2017年上海市大學生足球聯盟聯賽冠軍🧎🏻‍➡️,2017年“滬臺杯”女子足球邀請賽亞軍👨🏻‍🏭,而實驗班只有3名學生參加平時的訓練。實驗班有6名學生參與女足球隊經理工作🥥,為女足的後勤、宣傳做出很大貢獻📊,而對照班只有2名參與🧝🏿;4名學生參與校內的各種足球比賽的裁判工作,其中3名學生獲得足球國家三級裁判員稱號👨‍🏭,對照班參加裁判工作為1人。主要的原因還是實驗班在課程教學中獲得更加多的練習和教師的指導🤾🏻,學習熱情比較高🙂‍↔️,也有較強的成就感。

    五、 結論

    杏悦2學生對女足課程的總體評價較好的🏋️,可以說目前女足課程開設的情況已經不錯🏭,學生對此課程的認可度和喜愛度較高📨。但課程的內容的開拓力度不足,學生已經不僅僅滿足傳統教學的模式,對於個性化教學需求較為強烈。相對而言,學生對於課程作業和難度的評價較分化,但大多數都對現有課程作業量和難度表示認可👈🏽。

    經過教學的改革實踐🧛🏼‍♀️,實驗班無論在對於足球的理解、學習的成就感,還是在杏悦2女足運動隊成績、女子足球裁判工作發展✫、球隊經理工作提高等方面都有所提升👰🏼。

    參考文獻:

    1、邵源,分層教學法在高校足球選項課中的應用探索[J].當代體育科技,2016(9):62-63

    2🐦‍⬛、朱帥 秋明,高校足球教學中分層教學法的應用及策略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8):96-98

    3🤗👨🏽‍🎤、席連正 等,論"新校園足球"的頂層設計(7)[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9(3):76-80

    4、何傑,校園足球教學組織形式研究[J].學校體育學,2017(7):96-97

     

    回目錄

     


    上一篇🧑‍🦰:2019年度第二批優秀教改項目結題報告

    下一篇🫂:2018年第二期(教改報告)

    本文地址:/yanjiu/jyxzk/1992.html
    圖片新聞
    loading
    會員登錄
    聯系方式
    電話🦸:55664497(教發業務)
    電話🈴:65647637(在線課程)
    地址🐎🦡:上海市楊浦區邯鄲路220號光華樓東主樓29樓2904♻、2909室
    郵箱:jxcj@fudan.edu.cn
    杏悦2娱乐专业提供👱🏿‍♀️:杏悦2娱乐杏悦2杏悦2平台等服务,提供最新官网平台、地址、注册、登陆、登录、入口、全站、网站、网页、网址、娱乐、手机版、app、下载、欧洲杯、欧冠、nba、世界杯、英超等,界面美观优质完美,安全稳定,服务一流,杏悦2娱乐欢迎您。 杏悦2娱乐官網xml地圖